心灵毫无保留 发表于 前天 20:07

警惕!旺季利润低,"省成本"操作可能让你亏更多!

  旺季订单激增本是好事,但物流费上涨、政策变动让卖家成本压力陡增。不少人想通过削减运费、压缩质检、强退海外库存等方式 “省成本”,殊不知这些操作反而会加剧利润损耗。当 “降本” 变成 “踩坑”,很多卖家可能忽略了关键环节!

  一、跨境退货率高?旺季更高

  相关报告显示,2024 年美国退货总额预计达 8900 亿美元,占零售总额的 16.9%。DHL 调研也显示,全球 64% 的网购消费者有过退货行为。

  Prime Day、黑五等大促期间,订单激增的同时,退货率也飙升。亚马逊数据显示,大促后 30 天内退货率比平时增长 2-3 倍,服装鞋履等品类尤为突出。

  旺季退货不仅影响订单成本,还可能引发物流成本激增、库存积压、资金周转受阻等连锁反应。

  二、为什么退货率高?三大致命诱因

  商品尺码/质量问题:网购无法实物试用,消费者只能依赖详情页了解商品。产品质量差、尺码不合适,是退货率高的主要原因。在尼日利亚、土耳其、南非和奥地利,这一因素占比极高。

  商品与描述不符:服装、家居装饰等品类过度依赖视觉搭配,消费者受过度美化的主图或模糊的商品尺寸表影响,误判下单,导致大规模退货。

  滥用凑单优惠:大促活动中,平台和商家设置免邮或满减门槛,37%的消费者为凑优惠故意多买,大促结束后又集中退回。Z世代消费者该行为比例高达48%,成重灾区。

  三、这些“省成本”操作,实则亏更多

  1. 退货费用设定过高

  很多卖家为避免亏损,设置高额退货运费。但55%的全球消费者首选免费退货店铺,23%的欧洲消费者因退货费弃单。卖家最好提前将退运成本纳入产品定价,给消费者营造良好购买印象。

  2. 全部退回国内翻新

  低值品(<20美元)运回国内,运输时间至少1 - 2周,还需二次清关,物流及关税成本激增。条件允许的卖家,最好选择退回退货仓,进行本地化处理。

  3. 用国内逻辑做海外售后

  欧美消费者普遍要求即时退款,若卖家坚持先质检再退款,会推高纠纷率,损害客户体验,导致复购流失。

  四、降低退货率,三招锁住利润

  1. 优化商品体验与描述

  服装/鞋履卖家可接入AR虚拟试穿技术,提升购买合身率。展示各维度实拍图,利用ChatGPT生成多语言精准尺码表,并嵌入商品主图,让消费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商品信息,减少因尺码或商品与描述不符导致的退货。

  2. 物流护航:从源头降低退货风险

  物流环节的失误是导致消费者不满和退货的重要诱因之一。例如,物流延误、包裹破损、清关失败等问题,都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。因此,选择一家稳定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至关重要。

  在这方面,顺友物流为卖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顺友物流深耕跨境物流行业 17 年,拥有专业的清关团队和自营的物流网络。其专业的清关团队能够确保包裹快速、合规通关,避免因清关延误或失败导致的退货;稳定的时效保障可以让消费者对送达时间有明确的预期,减少因等待过久引发的退货;全程可追踪与异常处理服务,让消费者能够随时了解包裹的运输状态,专业的异常处理团队也能及时解决运输途中的问题,降低因物流体验差导致的退货。

  3.前置仓储:极速履约,拉升终端体验

  对于目标市场明确的卖家来说,提前布局海外仓是提升消费者体验、缩短履约时效的关键策略。顺友友仓海外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它在美东美西设有双枢纽,还自建了智能化仓储系统,并且是Temu官方认证仓。通过顺友友仓海外仓,卖家可以实现本地发货,大幅提升送达速度,满足消费者对快速收货的期待;同时,本地发货地址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,改善购物体验,从而降低退货率。

  旺季备战,降低退货率的关键在于预防与正向体验优化。从商品展示、物流保障到本地化布局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卖家的最终利润。选择像顺友物流这样,既能提供稳定高效的正向物流,又能通过友仓海外仓完善售后支持体系的合作伙伴,就如同为旺季的每一个环节都上了“保险”。唯有如此,卖家才能在订单的浪潮中真正实现“开单无忧”,将每一笔潜在的利润都稳稳收入囊中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警惕!旺季利润低,"省成本"操作可能让你亏更多!